2010年05月19日 星期三
撰文:李韡玲
欄名:寫意——任瑩在此
我未飲過豬腰煲杜仲,所以不能告訴你味道如何。但聽老中醫說,這劑茶(湯)對腎陽虛人士是很有效的,對腎陰虛者也有效。
煲的時候最好同時加入石斛、杞子、女貞子等滋補腎臟的藥材。要是腎虛的話,則可以加入北芪、淮山(山藥)、黨參這些補中益氣的藥材。
老中醫說,肝腎虛弱的人士,腰痛是會反覆發作的,但和天氣轉變沒有明顯的關係。他們最喜歡用雙手捶腰,稍作休息後,病情又會減輕。
但記住,這種肝腎虛弱者,除了腰痛外,可以同時伴有手足麻木、耳鳴、口乾咽燥的情況。這個時候,伴以煲杜仲的應該是豬尾,因為豬尾既能補腎,又可為身體補充一定的膠原蛋白,一舉數得。
至於寒濕型的腰痛(腰肌勞損)呢?特徵是遇上陰雨天、身體受涼或過度勞累,腰痛便會加劇。還有,這些患者喜暖畏寒, 站久了腰就會痠痛。中醫提醒大家,這類病人不適宜吃杜仲,而應該喝薏米生薑羊肉湯。用薏米五十克、生薑塊二十克、羊肉二百五十克,加水適量煲湯。羊肉是益 氣補虛的食品,能促進血液循環,補腎壯陽,特別適合體虛胃寒者。
羊肉較諸牛肉和豬肉的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都少,羊肉是大熱之品,但加入了性微寒又能祛濕的薏米正好相輔相承。
2010年05月18日 星期二
撰文:李韡玲
欄名:寫意——任瑩在此
我小時候常常聽到老人家說:「腰骨痛,豬腰煲杜仲。」今天,每次聽人唉聲歎氣抱怨腰骨痛時,我就會想起這個可能相傳了過百年的順口溜來。
杜仲在中藥裏是屬於補益類的。中醫說杜仲性溫,味甘,微辛,有補養肝腎、強筋健骨的功效。對於那些患有腰膝痠軟、腰 背痠痛以及盜汗、小便頻頻的人士來說,是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的。原因是它含有杜仲膠、杜仲甙、杜仲醇、維他命 C、木脂素和松脂醇二葡萄糖甙等,經過煎煲之後,是不錯的降血壓、降血清膽固醇,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,利尿和鎮痛。
杜仲又名玉絲皮、絲棉皮。其葉子的形狀和葉紋有點像薄荷葉。之所以要加入豬腰齊煲來治理腰痠膝痛,因為豬腰性平、味鹹,可以和理腎氣、通利膀胱。因為腰痛其中一個原因是腎虛,也可以是腰肌勞損,甚或腰椎間盤突出。
聽有點中醫常識的前輩說,腎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。腎的作用分為腎陰和腎陽兩方面,二者互相制約、依存,以維持人體 陰陽氣血的動態平衡。一旦腎陽虛的話,就會出現腰膝痠冷、畏寒、手凍腳凍、小便清且長、性慾減退,女子會產生宮寒不孕,而男子則會陽痿早洩。腎陰虛呢?腰 膝痠軟、五心煩熱、頭暈耳鳴、失眠健忘,女子會經少經閉,而男則遺精早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