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- Aug 19 Sun 2007 10:35
補氣補血~改良缽仔糕補氣養血安神
- Aug 19 Sun 2007 10:35
夏天吃點絲瓜去暑清心
-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。
若您是好友,登入後即可閱讀。
- Aug 19 Sun 2007 10:29
4款湯水有助消滯
- Aug 19 Sun 2007 10:21
生熟薏米能健脾利濕止瀉
薏米分生、熟兩種,中醫藥用取生薏米為多。其實生熟薏米各有功用:生用滲濕利痺功能較強, 所以家有老人腎弱多夜尿者,不太適用;熟用則健脾止瀉,對脾虛泄瀉者尤其適宜補健(當然對「結恭」者,即有便秘人士湯可飲,薏米就不能多吃)。家有老少, 湯水常以生、熟薏米混用,此乃民間飲食智慧,生、熟各半互相制衡又能奏效,以達健脾利濕之功。
《本草綱目》:「薏苡健脾益胃,補肺清熱。」現代藥理認為它含有薏苡仁油和酯、氨基酸、生物碱、維他命B1等成分。
- Aug 19 Sun 2007 10:17
無花果清潤小點
廣東人喜歡用無花果來煲煮老火湯,像煲霸王花,除了豬(月展)和南北杏,總愛放二両無花果在內。像煲太子參湯,除太子參、瘦肉、蜜棗,亦少不了無花果;貪它清甜、潤喉、健胃、清腸哩。
最愛教人煲老火湯的李南醫師曾教我煮一款「無花果杏仁湯」,力薦它保健有益,縱有傷風、感冒、咳嗽、痰多,飲它有助加速療效。
- Aug 19 Sun 2007 10:13
桑寄生茶~腿痠軟無力
小時候見家中長者久不久就煮個桑寄生蛋茶,或到糖水舖品嘗這味中藥糖水,記得祖母說是有補身作用;而小孩子們則覺得這味甜品有點苦澀,不喜歡品嘗。
近年家母偶覺腰腿痠軟無力, 甚至不能行走,尤其吃了寒涼食物或過度勞累(如外出旅遊歸來及做大掃除家務等),就會出現眩暈腿軟無力;本以為是虛寒所致,但給她號脈卻又發覺有熱象,血 壓亦偏高,臉色偏紅。既不能強補,然必須補其肝腎,蓋長者年邁,肝腎機能衰退,筋骨痠軟;肝血虧虛,動風生熱(她老人家情緒容易激動)。想來想去,倒記起 當年祖母常吃的桑寄生茶,既補肝腎又不熱不寒不燥,應該適合吾母進補。
- Aug 19 Sun 2007 09:59
山藥:人體補虛之佳品(經整理)
山藥又叫淮山,薯芋﹑薯藥﹑延章﹑玉延等。中國食用山藥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﹐那時山藥就被譽為補虛佳品﹐備受稱贊。
據現代藥學分析﹐山藥含有豐富的澱粉﹑蛋白素以及膽碱﹑粘液質等成分。山藥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供給人體大量的粘液蛋白質﹐對人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﹐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﹐防止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生﹐減少皮下脂肪沉積﹐避免出現肥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