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中醫認為人體的營養來源于脾﹐把脾稱之為‘后天之本’﹐具有‘運化’和‘升清’的作用。所謂‘運化’是指將人所攝取的飲食進行消化﹐其中精華的部分通過脾的‘升清’作用送往心而轉輸到全身﹔糟粕則從大腸﹑膀胱等排出體外。

夏天人體消耗較大﹐需要加強脾的‘工作’才能不斷地從食物中吸收營養﹐維持人體的健康。

同時﹐夏天人們大量食冷飲和瓜果﹐易損傷脾胃。有很多人容易‘苦夏’﹐表現為不思飲食﹑乏力﹐而通過健脾益氣則往往達到開胃增食﹑精神振作的效果。因此﹐夏天養脾很重要。養脾可運用下述方法﹕

醒脾法

用生蒜泥10克﹑糖醋少許﹐飯前食﹐有醒脾健胃之功﹐而且可預防腸道疾病。也可用山楂條20克﹑生姜絲5克拌食﹐有消食開胃之功。還可用香菜125克﹑海蟄絲50克﹑食鹽糖醋少許拌食﹐有芳香開胃健脾之功。

護脾法

選用各種藥粥護脾益胃﹐如蓮子50克﹑白扁豆50克﹑薏米50克﹐或銀耳20克﹑百合10克﹑綠豆20克﹐加入糯米100克煮粥食﹔或山藥50克﹑茯苓50克﹑炒焦粳米250克煮粥食。

健脾法

夏天一般不宜較劇烈的運動﹐年輕人在每日起床后和入睡前仰臥于床上﹐做仰臥起坐運動﹐每日做20—40次。老年人則宜用摩腹功﹐即仰臥于床上﹐以腹為中心﹐順時針方向用手掌旋轉按摩20次。

溫脾法

夏天貪食生冷﹐容易寒積脾胃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﹐此時可用較厚的紗布袋﹐內裝炒熱的食鹽100克﹐置于腹部﹐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。也可用肉桂粉3克﹑蓽撥粉10克﹑高良姜粉10克﹐裝入紗布袋內﹐夜間置于臍上﹐能起到溫脾胃﹑止吐瀉之功效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脾胃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黛詩兒的生活札記 的頭像
    黛詩兒的生活札記

    黛詩兒的生活札記

    黛詩兒的生活札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