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開心趣聞 - 中醫醫肚日 - 葉英良中醫師 (天灸療法)
(以下資料由葉英良中醫師提供,只供參考)
一、天灸療法之「三伏天」
一、天灸療法之「三伏天」
1. 天灸療法屬灸法範圍,它是以天然的藥物貼於身體特定的穴位,藥物會發出熱力使穴位受到溫熱性刺激,從而達到保健強身、防治疾病、預防疾病的功效。
2. 中醫素有「夏病冬治」和「寒者熱之」的治法。三伏天是天灸療法與時間醫學結合。
3. 三伏天是在小暑與大暑之間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,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日子。
4. 三伏天計算:夏至之後的三個天干的庚日。在三伏天進行天灸療法,既能進一步提昇人體陽氣,強化體質,亦可以將人體的寒氣驅除。體內的寒氣減弱,到了冬天,因寒致病的機會便會相應減低或消除。
5. 2011年三伏天:7月14日、7月24日、8月13日。
6. 操作方法:將白芥子、吳茱萸、細辛、白芷、生薑等中藥調成糊狀,貼在穴位上。
7. 燥熱及皮膚敏感人士不宜。
8. 如有問題,請向中醫師查詢。
二、保健穴位
穴位:大椎
定位:第七頸椎棘突下
功效:提昇陽氣、袪風防感
主治:頭項強痛,瘧疾,癲癇,骨蒸,盜汗,咳嗽,外感等。
操作方法:
1. 指按法或擦法
2. 天灸療法
(1 ) 以天灸藥物貼於穴位上。
(2 ) 以生薑片貼於穴位上。
|
三、保健湯水
1. 天灸湯水 (1人份量)
|
2. 北芪防風白術煲鱷魚肉 (4人份量)
|
材料:白芥子3錢、吳茱萸1錢、細辛1錢半、白芷3錢、生薑3片、炙甘草2錢、黑棗3粒
煲法:清水4碗煎至1碗
功效:溫裡散寒、辛溫宣肺
備註:燥熱人仕不宜
|
材料:酒北芪1兩、酒防風5錢、炒白術5錢、玉竹1兩、百合1兩、鱷魚肉1兩,瘦肉1塊、蜜棗3粒
煲法:清水12碗煲2小時
功效:補益肺氣,袪風防感,健脾養陰
備註:外感不宜
|
以上湯水只供參考
開心趣聞- 中醫醫肚日 - 葉英良中醫師 (天灸療法 )
☆如要收聽請選第二部份中段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