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罌粟殼與子本草皆入藥 (大公報 16/02/07 )
《本草綱目》載:罌粟秋種冬生,嫩苗作蔬食甚佳。葉如白苣,三四月抽薹結青苞,花開則苞脫。花凡四瓣,大如仰盞,罌在花中,須蕊裹之。花開三日即謝,而罌在莖頭,長一二寸,大如馬兜鈴,上有蓋,下有蒂,宛然如酒粟。中有白米極細,可煮粥和飯食……其殼入藥甚多。

原記載指其米(種子)亦入藥,治瀉痢,潤燥。

古稱阿芙蓉
而《本草綱目》始載阿芙蓉即罌粟之果汁(現稱鴉片),主治瀉痢脫肛不止,能澀丈夫精氣。其殼入藥,有斂肺、澀腸、止痛,可用於久咳、久瀉,脫肛、脘腹疼痛。現代研究指罌粟殼含嗎啡,那碎因,罌粟鹼、可待因,罌粟殼鹼等,有上癮作用,因而須法定栽培作藥用者。

大麻籽潤燥通便醫食同用
另一種亦被管制的「毒草」大麻,其籽為火麻仁則更為人所熟悉,被醫家普遍入藥,更是民間食療作潤燥、滑腸、通便之用。

火麻仁味甘性平,中國民間食療有用火麻仁搗爛和濾汁作飲品或煮粥食,用作潤腸通淋,活血通脈,據說對產後血盈便秘、小便不利、關節凝澀,風痹、經閉等有治療功效。

罌粟籽被開發成保健食品
常人眼中,罌粟是罪惡的代名詞。但內地最近用罌粟籽製成的保健食品,卻堂而皇之地被擺上了櫃枱,開始對普通民眾進行銷售─

據 中新社引述商家的介紹:罌粟籽與鴉片汁液雖處於同一果殼內,但罌粟籽本身不含任何致人上癮的毒素。罌粟的枝、幹、葉、花、殼裡都含有嗎啡,唯獨罌粟籽不含 嗎啡。罌粟籽不但無毒,對人類的許多疾病還有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,具有藥理價值和食療價值。因此他們利用罌粟籽油,製成了一種膠囊保健食品。  雖然,中國早已成為全球五個可以合法種植藥用罌粟的國家之一。但由於歷史等原因,中國對罌粟的感情,從民間到政府一直都很複雜。包括罌粟籽在內,政府對罌 粟的管制極其嚴格。  因此,此次雖已允許商家開發罌粟籽油,但管制依舊沒有放鬆。罌粟籽油被中國政府列為新資源食品專控產品,並指定甘肅農墾集團,為唯一可以利用罌粟籽榨取食 用油脂的廠家,但其生產的罌粟籽卻不得在市場上銷售。

罌粟籽油 調肺養胃
與會專家學者對於罌粟籽的調肺養胃、強身健體傳統功效,罌粟籽油有提高睡眠質量、強化人體機能的獨特食療作用以及其中有較高維生素E含量所帶來的現代保健功能給予肯定。

文章標籤
罌粟殼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黛詩兒的生活札記 的頭像
黛詩兒的生活札記

黛詩兒的生活札記

黛詩兒的生活札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